5月7日晚,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第十三期入党积极分子第二次讨论课在生科楼 419 室举办,本次讨论课主题是“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引导入党积极分子深入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学生党员吕佳森、安晶、张雨妺出席了此次活动。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铸牢这一意识对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每一个积极分子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结合自身经历和社会观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同学提出,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组织文化展示、民俗体验等活动,增进不同民族群众之间的了解与认同,能够有效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的同学认为,应在政策层面推动各民族平等发展,在教育、就业等领域提供公平机会,让各民族群众共享国家发展成果,以实际行动诠释民族团结。还有同学强调,要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民族团结的正能量,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感人故事,引导社会舆论,营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

学生党员吕佳森在听取讨论后进行总结发言。她高度认可积极分子们的观点,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家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持续努力。她鼓励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以身作则,传承民族团结的优良家风;在社会交往中,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以真诚和友善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在面对网络舆论时,保持清醒,积极传播正能量,抵制分裂破坏行为。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身边群众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此次讨论课使入党积极分子们对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他们会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饱满热情和坚定信念,积极投身于民族团结实践中,为促进各民族团结友爱、共同进步贡献力量,书写青春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