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植保专业的同学们纷纷开展实习实践。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家院落,以专业知识服务乡村发展,用青春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在实践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实践期间,同学们掌握了丰富的知识:有的在实验室培育甜菜幼苗,有的则去到大草原采集狼毒样本,并对其展开深入研究。同时,在导师的指导下,同学们系统地学习了硼肥溶液的规范配制全流程。大家真切认识到,“精准植保”始于基础操作,意识到作为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生,必须夯实此类基础技能——唯有在每一个操作环节都追求极致精确,才能为农业生产提供真正可靠的技术支撑。
队员们还在研究过程中接触并学习了材料化学的基础概念,特别是在纳米材料(如载体或保护剂)的应用方面积累了初步知识与使用技巧。这种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与应用,极大地拓宽了队员们的科研视野,并有效锻炼了他们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设计解决方案的能力,使队员们的科研思维更加立体和全面。在师兄师姐的指导下,同学们学习并熟练掌握了多项专业实验技术。
队员们还参与了大田实验,体验了喷药工作,对田间操作的严谨性有了全新认知。有队员不禁感叹:“喷药不是简单的‘按流程操作’,而是与土地、气候、作物对话的过程。”配药时,大家更深刻体会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段喷药经历让同学们懂得,田间操作没有“小事”——每一个步骤的严谨,都是对土地最实在的承诺。
此次专业实习的开展,不仅使同学们了解到科研是实验室的精密仪器,更是田间地头的细致洞察。




